3月3日,年逾八十的著名山水、花鸟画家秦国良个展《时光的温度》在金陵美术馆1号厅开展。3月9日上午,秦国良创作研讨会在金陵美术馆举行,美术史论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美术评论家、书画家、传统文化学者吴起秀,文化学者、策展人、美术评论家谢海等参与研讨会,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韩非担任本次研讨会主持。
(资料图片)
秦国良出生于1942年,1962年自南艺参军,曾任济南军区美术组创作员,1964年选派到北京军事博物馆黄胄画室工作学习,得到黄胄、郑洪流和何孔德等先生的教诲,1979年调入南京书画院,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兼绘山水、花鸟画创作。几十年来秦国良潜心于艺术创作,行事低调,鲜少开设个展,但他的创作艺术水平广受业内外认可,作品《甘南十月》参加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美术馆、画院联展并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巨幅作品《密林深处》被联合国长期陈列收藏……步入晚年秦国良的艺术创作有了一个极为鲜明的艺术主题——胡杨。
秦国良
“我和左教授两人经常一块散步聊天,会说到这个画画的事。”在研讨会上,秦国良回忆起了自己与胡杨这一题材的相遇往事,他和左庄伟教授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又是邻居,感情亲厚,两人同为美术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有时会给我看别人的画,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就说不咋地,又给我看另外一幅,我还是觉得不咋地。左教授说,难不成就你的画好了,我说我的画也不咋地。”秦国良几十年的绘画生涯已经取得了相当多耀眼的成绩,但他仍觉得不满足,“我那时心里很苦闷,找不到突破口,也是对自己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吧,最终胡杨给了我一个突破口。”
左庄伟
作为秦国良几十年的好友,同时也作为一名美术史论家,左庄伟认为秦国良的艺术理念的形成与他成长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人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算起来同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工作者,“国良没有个人的功利性,是位彻头彻尾的、为人民服务的画家。”另一方面,秦国良的艺术理念又深受他个人经历的影响,“在南艺国良得到了严谨规范的美术教育,这使得他有非常扎实的素描造型基础。毕业后进了军营成为文艺战士,在长期的创作时间中成为多面手,人物、山水、花鸟都能画。”
秦国良在创作上较真的秉性也与创作习惯相关,左庄伟将之概括为“对生活的精准观察”,“他非常细致地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瞬间,虽说现在凭着照相机也能看到,但我觉得不行的,相片看到的和直面真实生活感受到的还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应该说很值得我们今天年轻的艺术家们继承和发展。”
吴起秀
吴起秀也和大家分享了对这次展览的感受:“国良多年来奔走各地,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格物致知,捕捉平凡生活的中的亮点和闪光点。他笔下的胡杨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点,有着震撼人心的视觉审美效果。这样的画风如今已经不多见了,他为传承新金陵画派的艺术精神做出了榜样。”
《年轮》 67×136cm
在这次研讨会上,秦国良创作的作品《年轮》受到了专家、学者们一致的好评,画中的胡杨脱离了写实的造型,更多的成为画家精神的寄托和意志的表达,这幅作品也成为了本次展览主视觉海报的背景图。南京书画院青年画院院长赵怡文为秦国良的胡杨所震撼,“我第一次看到秦老画的胡杨时受到很大震撼,从这些作品中我感受到了笔墨的温度,时光的温度,我觉得我们青年画家应该抱着一种敬畏的、崇敬的态度来感受这些画中深厚的底蕴和蓬勃鲜活的创作力。”
韩非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要策展人之一,韩非也在研讨会上和大家分享了他对秦国良创作的感受,“我过去也在想,秦老这么大年纪了,怎么突然对胡杨有这么大的热情?后来我想,早年秦老或许是被胡杨这种外化的气质所吸引,但在近期的作品中,我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对于自己心相的表达,把自己这么多年来中国画创作的经历融入到胡杨中,他放弃了传统的样式,在转换创作视角的同时也实现了艺术的升华,他现在所画的胡杨已经是此胡杨非彼胡杨了。”
年逾八旬的秦国良与胡杨产生了艺术创作的灵魂共鸣,从形式到内容上有了一次飞跃和突破。据悉,本次展览将展出至3月20日。
《雪域天涯》 94×178cm
《晨雾》 96×162cm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部分图片来源金陵美术馆
校对 盛媛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